9月12日,2025外滩大会“从「看见」到「可信连接」释放AI智能眼镜服务潜能”见解论坛召开,围绕AI眼镜这一新一代“以人为中心”的智能设备如何走入大众生活提出解决方案。
清华大学人机交互实验室副教授喻纯指出,当下的AI眼镜功能仍处于基础交互阶段,如拍摄、翻译、提词及简单对话等,整体能力与手机相比仍有明显差距。“硬件算力有限、存储不足,制约了复杂功能运行;软件生态上,中低端产品难以动态加载应用,导致生态扩展困难。”
蚂蚁集团资深副总裁周志峰表示,2025年确实可以被称为“AI眼镜爆发元年”,而如今的AI眼镜热潮不仅是硬件升级,更是交互范式的重构——当眼镜集成AI助手、叠加屏幕显示并做到足够轻量化的时候,它有望进化为一个"可随身佩戴的服务入口",重新定义人机关系。
同时,周志峰表示,虽然AI眼镜已突破“能用”的技术门槛,但距离“好用”的用户体验仍有比较大的差距,当前行业正面临从“硬件竞赛”迈向“体验革命”的关键转折点。
目前支付宝已经联合Rokid、小米、雷鸟、魅族等主流智能眼镜厂商上线「看一下支付」功能,用户无需掏出手机,只需「说“支付10元”–看商户收钱码/设备–说“确认支付”」,即刻实现支付。
在今年的外滩大会上,蚂蚁还发布了全球首个智能眼镜可信连接技术框架——gPass。
九派财经记者此前在展区看到,gPass能接入蚂蚁生态下的多个业务功能,观众佩戴AI眼镜后,可在眼镜端体验AQ「健康管家」的AI导诊服务,而看向二轮车就能解锁和关锁以及骑行导航。
IDC发布的《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和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分别为148.7万台、49.4万台,同比增长82.3%、116.1%。
九派财经记者王芊蔚
热丰网-最专业的配资公司-a股配资平台-合法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