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签下那份协议时的表情吗? 嘴角紧绷,眼神飘忽。
那份7月27日新鲜出炉的“美欧休战协议”,标题看着和谐,内里却是刀光剑影。 美国爽快地把给欧盟商品的关税从30%砍到了15%,代价呢?
欧盟得吞下7500亿美元的美国高价天然气,还得再掏6000亿美元请美国资本来“投资”欧洲。 这不是让步,是赤裸裸的“割肉”。 布鲁塞尔街头的抗议牌子写得直接:“把欧洲卖给了华盛顿! ”
这7500亿美元的高价天然气,对现在的欧洲简直是雪上加霜。 俄乌冲突已经把欧洲的能源账单拉爆,现在再硬塞美国昂贵的LNG。
2024年,欧盟进口天然气已经烧掉了整个GDP的3.2%,这个协议一签,2025年还要再啃掉1.5%。
工厂老板们已经在算账了,电价和材料价一上去,利润空间直接被腰斩。 结果呢? 产业加速外流。
德国的化工巨头巴斯夫,去年就把研发中心搬到了南京,西门子高端设备订单开始大批量转移到深圳。
选择很现实:要么迁去美国市场边上熬份额,要么来中国,成本更低,市场更大,面向全世界卖货。 欧洲工厂的机器声小了,中国和美国的车间里倒是轰轰作响。
当欧盟在谈判桌上被按着头签字的第二天,欧洲政策中心的经济学家里克莱斯对着摄像机,声音都在抖:“4月……4月原本有个黄金机会啊! ”他的懊恼几乎溢出屏幕。
就在4月2日,特朗普放出狠话要对欧盟商品征收30%关税,只隔一天,整个欧洲股市就蒸发了2.3万亿欧元! 一片恐慌中,欧盟在4月10日干了一件至今令人费解的事:他们暂停了原定对美国进行的报复性关税,却坚决拒绝了当时中国伸出的一只手。
那个时候,中国已经对美反制出手了,大豆、玉米等关键农产品加征25%关税,同时收紧稀土、镓、锗这些芯片战略资源的出口管制。 效果立竿见影,美国大豆期货在当周直线暴跌12%,中西部农场主的咆哮声整个国会山都听得见。
时间就在欧盟几个主要成员国的互相推诿和内部争吵中溜走了。 柏林工厂主们吼着要对美国硬起来,巴黎农民开着拖拉机围堵总统府喊着要优先谈农业,布拉格和华沙却在担心制裁会不会惹毛普京引发安全问题。
一个决策吵了三个月,吵到了中国都把美国逼回谈判桌了。 截至7月27号欧盟签字前,中国的精准打击已经让美国大豆、玉米产区承受了超过80亿美元的损失。
反观欧盟? 拖拖拉拉几个月最终接受了美国这份“次优”城下之盟。 看着中国后来把协议又延期三个月争取空间,不少布鲁塞尔的官员只能叹气摇头。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的反应很硬气也很直接。 有西方记者问他:“欧盟签了份次优协议,中国会接受类似安排吗?“
他眼皮都没抬:“我们从来欢迎公平交易,但谁想拿中国利益当谈判筹码,给老子滚! ”这底气来自哪里? 回头看看中国手里的牌就知道:美国的大豆主产区集中在中西部农业州,这些“红州”是共和党的铁票仓。
大豆期货的暴跌直接戳到美国政治的痛处。 在半导体战场,全球超过70%的关键芯片原料稀土、90%的高纯度镓、锗掌握在中国手里,一纸出口管制令下达,英特尔、高通这些科技巨头的供应链马上告急,股价集体跳水。
别说中国在上一轮对抗中还直接掐了对美国的稀土供应卡住了脖子。
欧盟在这边低头认栽,另一边却对中国做了件更匪夷所思的事,在美国压力下对中国电动汽车挥舞起了关税大棒。
结果呢? 两面不讨好。 美国并没有因此给欧洲开绿灯,欧盟自己的汽车工业反而在中国市场撞了墙。
大众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中国市场销量下跌了18%,利润贡献更是雪崩。 奔驰宝马的经销商看着库存车子发愁,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报告写满了“形势严峻”。 这难道不是自己往自己脚上开了一枪?
为什么欧盟屡屡犯下这种致命的战略错误? 问题就埋在布鲁塞尔的权力核心内。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团队里,竟然有超过40%的高级幕僚在美国智库如布鲁金斯学会、大西洋理事会拿过薪水或直接任职过。
政策天平天然倾斜,从“北溪-2”管道项目被美国强令制裁,到《通胀削减法案》明目张胆补贴本土新能源企业抢欧洲饭碗。
这些欧洲官员脑子里想的不是如何在华盛顿面前保护欧洲产业,而是如何讨好美国这位“盟友”。
内部的撕裂同样致命。 柏林和巴黎根本坐不到一条板凳上。 德国工业联盟(BDI)主席阿德里安在欧盟峰会上拍桌子,要求对美国报复性加税。
同一时间,法国农业协会的负责人让·皮埃尔在爱丽舍宫外面对媒体诉苦:“法国农民承受不了! 我们更需要补贴! ”波兰总理则拉着其他中东欧国家代表,不断地向冯德莱恩强调“必须考虑俄罗斯可能的反应”。
意见南辕北辙,让欧盟委员会连续几个月无法形成统一的谈判策略,眼睁睁看着特朗普步步紧逼。
2025年第一季度欧盟对华贸易逆差扩大到759亿欧元,欧洲的精密机床、化工产品离得开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工业品市场吗?
再看看那个躺在布鲁塞尔谈判桌上快被人遗忘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一旦落地就能为欧盟创造至少120万个就业岗位。
至于眼前最紧迫的能源困境,俄罗斯曾经是最大供应源,现在已转头全力向中国输送管道天然气。
中俄间的天然气交易用本币结算,不但稳定了俄罗斯财政,让中国获取稳定且价格合理的供应,实现了真正的双赢。 没有中国这个战略支点,欧盟只能被美国摁在谈判桌上放血。
当欧盟在7月27日签完字,布鲁塞尔飘着零星的抗议雪片,而北京的商业街依然灯火通明。
这份协议的白纸黑字写满了欧盟的战略瘫痪和错失良机,尤其是当那份沉甸甸的7500亿天然气合同和那6000亿美元“请君入瓮”的投资协议摆在桌上时。
冯德莱恩抿紧的唇线只是欧盟集体挫败的一小段注脚,未来如何走出困局,欧洲内部依然吵得不可开交。
热丰网-最专业的配资公司-a股配资平台-合法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